黄花梨木的历史
黄花梨,学名降香黄檀,又因其主要产自海南,由黎族伐之,因而又称“花黎”。
黄花梨的珍贵也因为其材质“天赋异禀”:黄花梨生长缓慢,因而材质缜密,极为稳定,寒不变形、暑不开裂、韧性极好,适合作各种异形家具,又因其木色金黄而温润,材质纹理或隐或现,生动多变,其颜色不静不喧,高贵典雅,切合了文人志远清高的个性共鸣。
黄花梨药用部分称香,又称降香木,其气味芳香,具有舒筋活血的功能,还是著名的香料,让黄花梨于“贵气”中更平添了一份“福气”。因而在明式家具中,黄花梨是名贵家具的不二之选。
黄花梨木太师椅
然而,素有“木黄金”之称的黄花梨,只有海南、越南、老挝等有出产。其中又以海南出品的最为名贵,俗称“海黄”。
自明式家具兴起之后,海南等地的黄花梨很快被大量砍伐,虽然自郑和下西洋及民间海外贸易,曾从东南亚带进了大量黄花梨,但是自明代中后期后,因海禁的实施,海外黄花梨输入的停滞,国内黄花梨无法满足需要,而黄花梨漫长的生长周期,让新栽种的黄花梨未来得及成材,因此黄花梨自清朝中期就开始“断代”。失去了黄花梨木这“源头活水”,黄花梨木家具很快就成为一潭死水。
清代黄花梨盒子
由于黄花梨材质的缺失,再加上清王朝入主中原,清式家具成为了主流,而硬木中质地最坚,份量最重,静穆沉古的紫檀逐渐成为了新宠。自清初后,文人精神式微,公众的审美趋向开始追随统治阶层,代表皇家气派的紫檀越发流行,越发尊贵,逐渐取代黄花梨成为名贵家具的代名。黄花梨家具逐渐没落,如同瓦砾一般被散落民间,长时间被人忽视。
当人们发现黄花梨的价值,开始“众里寻它千百度”时,黄花梨的嫡系正宗“海黄”却总在灯火阑珊处。如今市场上能见到的黄花梨多产自越南等地,俗称“越黄”。较之古典正统的明清家具材质“海黄”,“越黄”虽然与其价相差十倍,但却也奇货可居。这造成的后果是,大量的中国游资纷纷赴越南“赌木”。有相关报道称,黄花梨木价格最近八年中身份暴涨400倍,黄花梨木俨然成了这个时代“疯狂的木头”。
- 上一篇:海南黄花梨赌树血本无归
- 下一篇:上等越南黄花梨不次于海南黄花梨